坩埚窯是在窯內放置坩埚,在坩埚內將配合料熔化成玻璃的一種熱工設備。
坩埚窯與池窯相比,結構簡單,造價較低,建造快,宜于迅速投産;操作制度易于調節,可采用機械攪拌(如熔制光學玻璃等)、延長保溫時間等方法,生産均勻性較好、質量較高的玻璃;對工藝的適應性較強,可以隨時換料,可同時在不同坩埚內熔制幾種性質和熔制制度相近的玻璃。怛坩埚窯是間歇作業,産量小,熱效率較低,不易實現機械化,玻璃液利用率低,因而生産效率不高。坩埚本身的制造也較複雜,換坩埚時勞動強度較大。盡管如此,坩埚窯也有其優勢,尤其適用于生産産量小、品種多、質量要求較高或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玻璃産品,如光學玻璃、顔色玻璃、晶質玻璃、鉛玻璃、儀器玻璃及特種玻璃等,還適用于進行科學研究或試制新品種玻璃。

坩埚窯的分類
對于坩埚窯有多種分類方法:按余熱回收方式分爲蓄熱式窯和換熱式窯;按熱源分爲電熱窯和火焰窯;按所用坩埚的數量分爲單坩埚窯和多坩埚窯;按坩埚的特征分爲開口坩埚和閉口坩埚;按火焰流向分爲倒焰窯和平焰窯;按換熱器的外形分爲圓爐和方爐。
倒焰式坩埚窯的火焰從窯底中央噴入,又從窯底周邊排出,這種窯型沿坩埚高度的溫度分布比較均勻,熔化的玻璃液也較均勻,然而窯底和坩埚底部常處于高溫,容易損壞。
平焰式坩埚窯的火焰從坩埚上面噴入,由窯底排出,坩埚高度上的溫度相差較大,常使人工成形操作感到困難,因而只用于需要高溫熔化、成形時間較短的制品。如用澆注法成形光學玻璃制品。
單坩埚窯大多數采用開口坩埚,以便于進行機械攪拌,可用于熔化制度要求嚴格、玻璃質量要求較高的制品。大多用電熱元件(如矽碳棒或矽钼棒)爲熱源,生産光學玻璃、濾光玻璃及一些特種玻璃。